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零三章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第一百零三章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李大人,这是常府的家事,不劳你费心!”大太太早就看出来,这家伙不怀好意。在常府待了不到半个月,为了这个贱货,处处和老爷作对。

若不是,看在西厂督主魏忠贤的面子上,老爷早就和他撕破脸皮,将他除之而后快。如今,他又挺身而出,已然不顾他是常府外来之客,出手阻拦,想要保护这个贱货。真是痴心妄想,自不量力!

李宗明的到来,并没有改变她们对孟绮涟痛下杀手的决心。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孟绮涟是常祉渊明媒正娶的,进了常府的门,如今是常府的人,是死是活由不得她,哪里容得了他替她说话。

然而,李宗明是铁了心,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她。见这帮人冷眼旁观,在大太太的默许下,几个家丁壮着胆子,围了过来。

“都别过来,谁敢上前一步,别怪我对他不客气!”

几个家丁,一脸懵逼,眼前这位李大人是常府的贵客,没有老爷的允许,谁也不敢对他不敬。何况,他身边又多了一个钦差大人撑腰,真要是动起手来,保不准会捅出什么事来,惹出麻烦。

大太太一时犯了难,身后八个小姨太,几十个丫鬟、家丁,也是愣住了。或许,是被李宗明的气势给唬住了!

大太太冷眼一笑:“李大人,你这又是何必了,犯不着为了一个贱人,伤了我们之间的和气!”

“嫂夫人,凡事不要做绝了,给别人留下一条生路,也是为了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www.shukeba.com。”很多事,李宗明都看在眼里。孟小姐落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她一手造成的。当着众人的面,李宗明没有拆穿她的假面具,已经给足了她的面子。

真要是把他给逼急,谁也别想好过,大不了鱼死网破!

大太太似乎感受到李宗明言外之意的威胁,这件事,在二人看来,是心知肚明的。如今的孟绮涟被毁了容,大太太如愿以偿,看到她被老爷抛弃的下场。大太太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杀不杀她,她今后都不会待在常府,深受老爷的宠爱。

想到这,大太太会心一笑,道:“好吧,看在李大人的面子上,来人,把这个贱人赶出常府。”

“不必了...”李宗明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发出沉闷的吼叫。

俯下身,抱起目光呆滞、被眼泪浸湿早已模糊,没有任何感官反应的孟绮涟,在心里痛惜道:绮涟,我带你走。你放心,她们今天对你所做的一切,我要整个常府陪葬。

这时,赵东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今日常府看起来,很不一般,每个人的脸色,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云。

直到李宗明抱着两眼目不转睛、失去灵动的孟绮涟,面朝他走来。没等赵东辰打起招呼,与他擦肩而过,这才发现,她的半张脸...一夜之间,变得奇丑无比,直叫人恶心,但凡只看一眼,就会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呃...”赵东辰吓傻了眼,这是什么情况,站在那里,默默地注视他,抱着孟绮涟离开了。

走出常府,李宗明用她随身携带的手绢,盖住她那半张脸。走在大街上,路过的人都很好奇,他怀中的女子是死是活,想要上前一步看个究竟,却被他恐怖的眼神制止住了。这一路,很多人都不敢靠近。

她在他的怀中,只是睁着眼,如婴儿一般失去了感观的知觉,脑子里一片空白,没有思维。她这个样子,应该是承受了很大的悲痛,她想忘记所发生的一切,她想折磨自己,快点忘记。

可是,在他的怀抱中,她变得安静、踏实,所有的屈辱,埋没在悔恨的眼泪中。见她眼角充盈着泪水,李宗明的心都快碎了。

第一次见面,被她的琴声打动。第二次见面,悔恨没有及时出手,眼睁睁看着她被大太太下了毒。第三次见面,中毒之后的她不惧生死,表现出女子的坚韧气魄。第四次见面,万分痛惜她变了个人,不惜下嫁常祉渊和她的爹爹孟家良闹翻。如今,第五次见面,却见她被弄出这副模样,她这个样子,换作任何女子都不会接受。何况,曾经的她,是别人羡慕的第一美人。

李宗明十分复杂,他相信她,下嫁常祉渊一定是有别的原因。可是她,不愿意对任何人说,承担起所有的风险。是他不值她的信任,还是她不愿意他为她作出牺牲。

所有的疑问都埋在心底,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现在,李宗明别无他求,只希望她能好好地活下去。不管以后,会掀起多大的风浪,他再也不会弃她与不顾,让她一个人独自面对、独自冒险。

走了一路,孟绮涟睁着眼,面无表情的样子,真的令人很心痛。而他,也在克制自己,没有哭出声来。

对她的爱,已经不在乎这张脸是否毁容。只记得,和她初次见面,她的一颦一笑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纵使十年、百年,这一刻,永远是最美的。就算是花无百日红,那又如何!

喜欢她那纯纯的微笑,柔进骨子里的琴声。只要她还活着,她的心在,他就不会放弃对她的爱。

终于,来到县衙门外。

这一步迈进去,李宗明知道,接下来,会有一个人,比他更伤心、难过。可是,事到如今,她这个样子,真的很需要亲情的关爱。

忧虑了片刻,李宗明抱着她,怀着一颗万分悲痛、沉重的心,走进了内府...很快,衙门里传来,老迈、凄惨的哭声。

“绮涟,我的女儿,是谁把你害成这样...苍天啦,你该让她怎么活啊!”

从常府传来的消息,副帮主带着弟兄们假装成悦来客栈的酒商混进常府,执行刺杀常祉渊的计划,已经落败,兄弟们一个不留惨遭杀害。副帮主,也不幸落难...

这一消息,给天下帮带来很大的打击,损失了副帮主,这就意味着军师的决策出现了巨大的失误。与此同时,常祉渊在绥德境内布下的防线,并未受到常府遭遇刺杀而发生改变,造成天下帮难以突破防线,营救绥德城内被困的弟兄,多达五千人,却也不敢暴露行踪,在背底下,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脱离常祉渊的盘查。

此刻,天下帮正遭遇灭顶之灾,据安塞向西十里外探报,一支三万大军压境陕北,似要切断天下帮十万弟子,向蒙古族逃窜。先前,已有五万个弟子,分三批昼夜不停,乔装成落难的乞丐,沿着一条商道北上,如期到达蒙古边界,脱离了常祉渊的搜捕。

而这一次,十万个弟子迁移,已经引起了朝廷的警觉,派三万大军中途拦截切断。倘若,来一次正面交锋,可想而知,没有战场经验不知如何拼杀的弟子,肯定不是官兵的对手。何况,这三万大军领兵的是咸阳提督陈士奇,是一支正规军,就连常祉渊的城北大营的战斗力,还不到他的一半。

天下帮躲藏在深山密洞的总舵,帮主高迎祥一脸茫然、焦头烂额,实在不行,那就趁早起事,号召天下帮所有的弟子、带动地方受苦受难的平民百姓,反了!朝廷只派三万大军,打着镇压的旗号大肆过境,诸葛焘认为,这是朝廷摸不准天下帮是反贼的无奈之举。其目的,是为了驱散,不允许天下帮在绥德、安定、清涧三县聚众二十万弟子。

毕竟,天下帮的弟子众多,聚在一起,力量变得强大,早晚会闹出什么事来。所以,针对这一次朝廷派来的大军压境,诸葛焘认为静观其变、避其锋芒,躲得远远的。既然,朝廷不喜欢天下帮聚集弟子,那就变相遣散,随朝廷的意。

最终,讨论的结果,十万个弟子,全部解散,均衡地分布在陕北、山西边缘五州二十四县。日后若有需要,一马快鞭,千人来报!

表面上,陈士奇的三万大军对天下帮形成了威胁。其实,最可怕的人是常祉渊。天下帮的根基在安塞,诸葛焘夜观天象,安塞是日后起义的发源地。若想在这里起兵,就必须得除掉常祉渊。因为常祉渊和天下帮结下了深仇大恨,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常祉渊是朝廷的一条狗。朝廷把看家狗,放在天下帮的地盘,盯视天下帮的一举一动,这条狗不除,天下帮很难逃出朝廷的眼线。

若想除掉常祉渊,诸葛焘已经实行了刺杀行动。只可惜,行动失败,不可能故伎重演实行第二次刺杀行动。

眼下,只能从常祉渊身边的人入手,让他们自相残杀。就算杀不了常祉渊,也能消耗常祉渊的精力,为天下帮争取时间,解救被困的兄弟。

三国时期,诸葛亮运筹帷幄,一步不出,决战千里,采取了很多千变万化的计谋。而他的子孙后代,也出了很多军师才干。都说遗传的基因很强大,这一次,诸葛焘遗传了诸葛亮最擅长的离间计,能使敌人内部产生矛盾,而达到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看到敌人分化的目的。

正当副帮主杨千邺听从军师的安排,带领几十个兄弟混进常府,执行刺杀行动。与此同时,诸葛焘安排几个弟兄,推着一辆马车,满载三大箱子进了清涧县城,把箱子送进了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