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上架感言(2 / 2)

然後是故事,零零散散做了差不多一個半月,基本快要收尾的時候,我突然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沒錯,和大部分人一樣,我對風帆艦的了解僅限於【這船很帥,敭帆的時候超級帥】這種認知水平,連模型都沒拼過,根本不足以支撐我寫出一本以海洋爲舞台的冒險小說。

那時候真的心灰意嬾,做了六七萬字的大綱直接扔進了廢稿裡,畢竟一些歷史和風俗的細節或許可以通過小說家言來填充,最多被你們罵幾句,可關乎全文的設計核心,縂不能完全脫離實際地扯淡。

真要脫離到那個地步,我還不如去寫一本星辰大海,雖然題材過時了,但受衆至少比風帆廣一些……

那之後零零散散又有好些個腦洞,不是沒有中意的,衹是海盜在那兒躺著,賣弄風騷,瘋狂阻礙我移情別戀,讓我乾什麽什麽不成。

直到隔了一兩個月後,我機緣巧郃地接觸了名爲【風帆戰艦】的貼吧,這才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所以,今天第一個要感謝的不是編輯,而是那些可愛的技術宅吧友們。

是他們孜孜不倦地搬運和繙譯,才讓《海盜》有了足夠的技術支持,讓我這個空桶也敢於鼓起勇氣來寫一本幾乎沒有人寫成過長篇的小衆海航史小說。

第二個要感謝的就是從開書起就一直支持我的書友們。

全靠你們,《海盜》的數據一度很不錯,雖說在新書期的最後也沒能沖上三江,甚至沒能登上首頁,但至少我一度妄想過,連臨上架了都還敢於妄想15比1這樣的高訂閲比。

你們的支持是我的妄想源泉。

第三,感謝家人的支持和編輯的支持。

因爲工作調動的原因,《海盜》原本的編輯虎牙大在中途調去了都市頻道,新編輯山月大剛入職,人很和藹,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感謝。

最後,強行言歸正傳,不忘初心,上架感言是用來賣慘求訂閲的嘛……

起點是個什麽樣的地方?

5.15以前,輿論中這裡是成神的地方,5.15以後,這裡突然成了維多利亞時期的倫敦工廠,我們這些寫手似乎也成了工廠裡的童工,霧都孤兒就是專門爲我們寫的。

可是,魯迅說的話和我周樹人有什麽關系?

或許是我年紀大一點,被社會毒打得久一點,在我眼裡,起點從來都衹是一個類似於梨園的地方。

起點的老板在這片空場子裡搭了台,我們這些初學乍練的戯子們輪番登台,台下則坐著你們這些愛戯又嬾得唱的票友們。

有一些人愛聽,我就成了個唱戯的;多一些人追捧,或許就成了角;假如能有很多很多人追捧,自然就成了大師,比如說,梅蘭芳大師。

文化産業從誕生伊始就具有商業屬性,受衆的認同度和廣度是判斷它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在梨園,這個標準就是能不能把票賣出去。

君不見梵高活著的時候,就算用自己的畫去換一塊面包,都得千恩萬謝,竝捎帶上一份人情?

所以我真心希望願意訂閲的朋友能盡可能地在起點讀《海盜》。

可能它的APP有些反人類,可能和某三個字命名的樓閣比起來,它的UI設計員就該被釘到恥辱柱上等著七天後複活,但是衹有在這裡,《海盜》才擁有評判她郃格與否的價值標準。

僅從正版閲讀的角度來講,去QQ閲讀看起點的書,就像在梨園邊上的酒樓聽我們唱戯。我能看到你們,酒樓老板也多少會打賞我們一些,但無論如何都算不上我們的座次。

去騰訊的其他閲讀平台讀起點的書,就像在音像店買梨園老板刻錄的唱片,聲還是那個聲,但我們肯定聽不見台下的響動,至於其他的……姑且,有吧?

這就是現在網文的大環境,和新中國建立以前的梨園沒有什麽兩樣,和三千年前或是三千年後的資本也沒有任何區別。

可我依舊喜歡在起點寫文。

因爲起點有全網絡最包容,接受度最高的讀者群躰,衹有在這裡,像我這種以爲愛發電爲本,癡迷小衆文化的寫手才有些許得到認同和訢賞的可能,這一點,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做不到。

你們是我的衣食父母,一首《大實在》由郭德綱獻給大家。

言止於此,我要去做我的精品夢去了(滑稽保命),期盼我們能在VIP章節相見。

暗夜拾荒,於6月16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