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五一章 粮食(2 / 2)


在跟周南握手之后,他又向施托尔科伸出了手,施托尔科迟疑了一下,伸出了两只手,跟他重重握在了一起。

他也笑着跟施托尔科说了几句,两个人应该是在叙二十多年前的旧情。

随后,少校帮着周南又介绍了其他人,大部分也是一些官员,只有四个人是苏联的国际关系专家。

他们虽然年纪足以当周南的爷爷辈,叔叔辈,但是学术地位却远远不如周南,所以在周南面前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傲气。

真正有点才华的学者,大部分都在过去的清洗中成为了历史,现在这些人,他们已经失去了学术的独立地位,成为一件工具。

见礼完毕,周南被直接安排在了铁人左手侧的双人沙发上,施托尔科跟他坐在一起。周南注意到他的左手的确带着手套,而他坐的沙发也比其他的沙发要高一些,这样可以显得他更高大一点。

他直接进入了话题,问道:“周先生,我注意到,你对欧洲以后局势的判断,很大一部分分析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东西方会对立的基础上,难道你真的如此不看好和平的到来?”

他的语速不快,施托尔科小声翻译着他的话,跟一个同步翻译机差不多。

周南想了一下说道:“从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开始,发达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孤立与对抗大幕实际上已经拉开了。他们在科学技术方面占据的优势,能够让他们占据主动,社会主义阵营也只能被动承受。不过,他们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上占据优势,不代表他们同样能在社会意识形态上占据优势。因为他们的政府身为资本家的代言人,加上多党的制衡,是不可能将政府的力量完全集中起来的。这方面,苏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座的没有一个是傻瓜,周南的这番话一说,他们就明白了周南的意思。

铁人听了身边的那个年轻的少校翻译之后,点头说道:“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继续加大革命输出吗?”

周南摇了摇头说道:“不,我什么也没有说,我只是个学者,所做的是找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周南当然不会让苏联规避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和危机,有机会更会撺掇他们跟西方对立的更严重,只有这样,自己的祖国身上的压力才会更小。

他听了翻译,笑了起来说道:“你可不是个单纯的学者,你为欧洲经济开出的药方,我看就很好嘛。欧洲复兴计划可是一个非常英明的方案,我的专家们就非常赞叹你的这个计划……”

周南摇了摇头说道:“我个人对经济方面并不是很懂,只是整合了一些经济学家们的意见,才形成了这个计划。”

见周南在这方面不愿意多说,他转变了话题说道:“你从英国返回瑞士以后,就立即进入了政坛,是因为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压力吗?”

这个时候,周南当然是义正言辞地说道:“瑞士一直以中立的态度处理国际事务,我身为一名自由民主党的党员,自然也应该遵循瑞士的国策,不偏不倚。在英国的时候,我接受了王室资助的一个民间组织的邀请,成为了他们的顾问,但是这件事已经有违瑞士的外交政策,所以为了防止以后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担任公职也就不可避免。”

他看了一下周南,笑了一下说道:“这还是因为你的能力足够强……”可是他却突然转变了话题,又说了一段话,施托尔科楞了一下,才又连忙翻译了出来。

“约纳斯,领袖说你既然答应了英国方面的邀请,那么也可以接受苏联方面的邀请。他们不需要一个官方的名义,只是希望你能在一些事情上给出一定的建议。”

这个问题也是周南在来苏联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的。他现在已经成为了政府官员,那么自然可以拒绝正式的邀请,至于私下的解惑,他还是非常愿意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扩大周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当然,他也有更多的机会在许多事件里面掺私货,让局势更利于瑞士和自己的祖国。

所以,周南很直接地就答应了他,说道:“我的学术理念能够被认可,我的意见能够被重视,这是我的荣幸。我也会继续秉持不偏不倚的立场,做到不偏向任何一方。”

他赞同地点了点头说道:“很高兴你有这样的态度,苏联和你的祖国是兄弟关系,跟瑞士也没有任何的矛盾,希望瑞士能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充当我们与西方世界之间的桥梁。”

周南心里在纳闷,现在就说这样的总结话语,怎么这么快话题就要结束了吗?但是看情况,又不像啊!难道他也想自己给苏联的官员们上一堂课?

他紧接着又说道:“关于版权换粮食的协议,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不过三万吨粮食,是之前商定的数量,目前我们的粮食储备也不算充足,所以只能满足每年一万吨的供应量。”

一万吨小麦,按照现在的急剧飙升的粮食价格,也要价值五十万美元。关键是,现在有钱买不到粮食,所以,一万吨小麦的实际价值,远远高于五十万美元。

他现在既然已经定下了调子,周南也知道不能讨价还价,毕竟他们都不是商人,还要讲点身份。所以他直接点了点头说道:“领袖阁下在人道主义方面的贡献,我会在以后的书里面进行赞扬的。”

(今天终于完成了三更的承诺,明天两更,我也尽量从后天开始,正常更新,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