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八十八章文融出山

第二百八十八章文融出山

一个半月的时间是宋时和知府商议的期限。

在前一个月的时间之中,所有的神道神官全部派了出去,征战在阳寿府的神道兵马是越来越多。神道的信徒与日俱增,神道所能够掌控的范围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地图上开始出现。

木江县、河曲县、南阳县、吉正县、平攘县、安通县、上稷县一个接着一个的县城落入了宋时之手。

然而太平道的援军却是迟迟没有出现。

这更加深了宋时的自信,虽然他不知道,知府大人也不知道,但是太平道一定在什么地方陷入了焦灼状态,导致他们根本就不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益州。

至于究竟是什么牵绊住了他们的脚步能够起到如此明显的作用,定然还是人皇意识到了什么。

虽然太平道的人没有来,但是儒家的人却提前到了。

“老爷,信,府城来的信,八百里加急。”判官匆匆忙忙的从香火世界外边跑了进来,手中持着一封插着鸡毛的信件。

宋时一把接了过来,摊开信件,上边只有一行字。

“文融先生已到阳寿府!”

没了

信就写了这么九个字,也没有说是谁写的,也没有说写这封信的意义是什么。但是信的内容已经足够震撼了!

又一个阳神境界的强者来了,到阳寿府之中肯定不会是为了旅游而来。如今除了上稷县还有一些没有收尾的工作以外,其余的阳寿府其他的地方的太平道贼首都已经斩首完毕了,剩下的时间就是收揽百姓。

这个时候文融先生来到阳寿府定然不会是为了清扫剩余的太平道敌人,那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自己!

“立即遣散木江县范围内所有的神道官员,前往它县暂避。整个木江县只留下三个人,就是我、判官和灶神。其余的人都前去其他的地方,人手不是正不够用吗?”

宋时紧急下令,判官和灶神在他身边看着他:“老爷,是否出了事情?”

“文融先生来了,又是一个阳神境界的强者。若是再等等,等上稷县的事情都处理完了,我应该能够突破。可惜,现在仍旧被卡在五品县城隍之上。这下子就又成了我们面对着一个阳神境界的强者了。”

灶神呵呵一笑:“老爷放心,当时冲和道人如何?不也死在了我们手上。这个文融先生,既然他自己想来送死,那我们送他一程就是了。”

“不一样!”

呵斥了一声:“冲和是死在无知之上,而且,当时他身边一个可用之人都没有。但是文融先生不一样,他身边定然有弟子还有焦延波。最起码会有两个阴神境界的强者跟随着他,如果不除掉这二人的话,我们没有取胜的希望。”

他们三个阴神境界,要直面两个阴神和一个阳神几乎是必死之局啊。

这一解释,灶神和判官都明白宋时的紧张究竟是因为什么了。二人抱拳拱手:“我等一切听从老爷之命。”

“去吧,迅速遣散所有的神官,一个都不要留。让他们竭尽全力,让已经没有太平道的各县所有的百姓尽快的信仰于我。”

“是!”

二人匆匆忙忙的下去了,只剩下宋时一个人看着前方,眼神之中带着几分担忧。

分割线

他这里有几分担忧,知府大人那里也不太好过。他也没有想到文融先生突然间就来了,打乱了一切的计划。

所以匆匆忙忙的写了几个字传了出去,之所以没有详细写,就是怕万一将来暴露了,他自己摘都摘不出去。当然,就现在来说,想要摘出去的可能性也极小。只要城隍神完了,他也就完了。

“师叔,您说您,突然间就来了,也没让弟子准备准备。”

说这话的时候,他们一行四人已经出了阳寿府的府城了。

“呵呵准备什么?老夫孑然一身,除了手中这本书以外,什么都没有。难不成要你准备山珍海味来招待我?就清粥小菜就挺好。”文融笑声满头银发,手中持着一本书,坐在马车门口儿,两条腿搭下来晃悠着和旁边骑着马的知府大人攀谈。

驾车的是他的得意弟子,宋书辛。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跟随在文融先生左右,随身侍奉。文融先生一生弟子不少,可是真正突破到了阴神境界的也就这么一位。

除了他们二人坐在马车上,知府大人还有焦延波二人则是骑着马,一人在左一人在右从旁随侍。

“那也不能这么草率啊。您老人好不容易才出一趟书院,弟子这么草率的就应付过去了,将来有一天回书院之后,那些师兄师弟们可如何能够饶了弟子?”

“管那帮混小子作甚?”文融先生一抬眼皮:“他们要是能够平定了太平道流乱,我也到他们那里去。”

宋书辛也笑着说了一声:“师傅这次出来,就是想要看看你,看看这阳寿府的百姓。自太平道流乱开始也有一年的功夫儿了,这一年你不容易,百姓更不容易。”

知府点点头:“唉兴亡百姓苦啊。”

“百姓苦,都是做官的不是。你这官若是做的好一些,百姓自然也就舒坦一些。衙门口朝南开,有礼没钱莫进来。哼!这是我路过安怀府的时候听到老百姓这么说的。你这阳寿府我看了看,还算是不错。”文融先生说起这个就有些不高兴了,好在刘立农这些年表现的还算是不错。

“师叔,这太平道流乱自然是有野心勃勃之人在后边操持。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上次徭役的事情给百姓造成的影响太坏了。延波应该有体会吧?朝廷军队所到之处,基本上是失了民心的。老百姓跟着太平道走,这平叛一事才拖得旷日持久,咱们益州才这么久也没什么起色。”

知府大人故意的将话题朝着偏的方向引,就是不希望文融先生过多的试探于他。

“唉!”

叹了口气,文融先生将书放下。

“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咱们的这位人皇陛下,速来就是个”话到嘴边上了,老头儿又咽了回去:“可是呢,最近也有起色。要不是人皇陛下认识到了太平道之乱的危害性,你以为益州能够撑到现在?天公、地公、人公一个都没出现。整个益州之中只出现了一个阳神境界的强者。京都那边人皇已经意识到了不对,虽然大臣的上奏他还是听不进去,可是太平道的天公想要继续糊弄他,怕是也不容易了。”

“您是说京都那边有起色了?”

“嗯!”文融先生点头:“刚开始太平道流乱,是花了大价钱的。具体京城之中都有谁在包庇着他们,我不得而知。想必就是山长也不知道。可是人皇对天公还是信任的,所以益州的情况是上报而不得门,自救而不得路!我白鹿书院、岳麓书院还有应天书院,白马寺菩提寺还有相国寺,尤其是相国寺的和尚们。对这件事情也只能够避而不谈,暗中僵持。现在,似乎有人要把它捅到明面上来,让人皇知道了。”

“那岂不是就是说,太平道之乱就要能够终结了?”知府大人眼神一凛,若是太平道之乱能够终结,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城隍神

“不一定!”

文融捋着自己的白髯:“天公究竟有什么手段,谁也不知道。且看着吧,益州、天下还有的是乱象呢!”